close

揮別國字大餅臉


日益精進的下顎手術


編輯\Eda   指導\謝明吉醫師


 


 


今夏有則地方新聞介紹一對雙胞胎姊妹,因下巴患有嚴重的「戽斗」,不僅外形常被取笑,就連基本吃的動作都有問題(無法將食物咬斷),孩子的父親擔心孩子的消化系統與健康都有問題,因此為了孩子能矯正戽斗而向銀行貸款元。據瞭解,台灣有57%的人患有下巴突出的問題(俗稱戽斗), 謝明吉 醫師表示,並非所有下顎突出者都需要手術,因為這類手術在過去,多用於因戰爭而顏面受傷的士兵;演進至今,則幫助這類先天性患者來矯正。「需要動到這類手術,基本上得要有非常詳盡的評估,不僅是外表美醜,重點就是咬合與撕咬食物的功能是否能做到!」


 


 


 


正顎手術的歷史


1849年,一位美國外科醫師Hullihen於對一個外傷患者進行顎骨矯正手術,這是文獻中找到最早的正顎手術,最主要是針對下顎骨施術。然而對於先天性下顎骨突出(戽斗)的正顎手術,則是Dr. Blair1897年所施行的,隨後,他也發展出幾種矯正顎顏面異常的手術方式,並且試著對於臉形不正做分類。例如:「下顎突出」、「下顎後縮」、「暴牙臉形」及「開咬臉形」等。


 


 


正顎手術(orthognathic surgery)在歷史上並不是一個連續性的演進過程,而像是階梯式的進步發展。第一階段的正顎手術發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即告停止,當時的外科醫師都專注在處理因戰爭而受傷的患者。


 


 


 


正顎手術發展第二個階段是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,之中沒有什麼重大突破,但卻有很多戰場上處理顎顏面外傷的經驗,後來都應用在正顎手術上面。在1950年後是第三階段的發展,此期是正顎手術全方面發展最蓬勃的階段,發展中心圍繞著維也納。1957Dr. Obwegeser所發展的下顎BSSO手術,雖然日後經過很多外科醫師的改良,但截至目前為止,都還是採用當代最常使用的下顎骨手術之一,這種術式允許我們將下顎骨做三度空間的自由移動(此為 謝 醫師最常使用的一種術式)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rBEAUTY醫美時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