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理撰文/編輯部
根據內政部2019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,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是31歲,其中超過35歲者佔23%。儘管晚婚、晚育已是趨勢,但也伴隨著許多妊娠相關問題,妳必須要關注!
現代人追求自我實現,往往將婚姻、育兒計畫往後延,許多女性高齡生育已經不是新鮮事。根據國際婦產科聯盟(FIGO)定義,若懷孕時年齡超過34歲、生產時年齡超過35歲,就算是「高齡產婦」。當年齡漸長,體力與身體機能會開始逐漸下降,包含心血管疾病、妊娠高血壓、妊娠糖尿病、胎盤早期剝離或前置胎盤、子癲前症等妊娠合併症風險的大增,發生不孕、流產、死產、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機率也會提高。
評估生育能力 卵巢功能是關鍵指標
許多年屆生育高齡的女性受孕不易、求子困難,排卵針打到肚子整片瘀血,依然難以圓夢,在人工生殖這條路上,和丈夫耗費了大量時間與金錢,不僅面臨巨大的健康風險,精神壓力更是巨大。因此,國民健康署呼籲國人,若已年屆適合婚育年齡,也有生兒育女的打算,在條件許可之下,還是建議儘早生育,不只對寶寶的健康較好,對媽媽來說也可降低生產風險。
卵巢功能衰退,勢必會影響受孕能力,也會提高流產、早產風險,所以若要評估生育能力,卵巢功能就是一項關鍵的指標。卵巢功能包含「卵子數量」和「卵子品質」,是評估女性生育能力的關鍵指標。若想知道卵巢功能是否正常,可利用抽血方式來檢驗血液中的「穆勒氏荷爾蒙(Anti-müllerian hormone,AMH)」數值。因此,建議有懷孕打算的女性讀者可將「AMH數值檢驗」列入年度健康檢查的項目,提早瞭解身體狀況,也為生育計畫做好準備。
提早補充「懷孕三寶」 對寶寶發育更好
為了孕育健康的下一代,建議從孕前就要適量補充「懷孕三寶」,那就是葉酸、碘和鐵。
☞ 葉酸:有助胎兒大腦及神經管發育,並降低流產機率。由於葉酸是水溶性營養,無法存儲在體內,建議額外利用保健品補充。
☞ 碘:可預防影響胎兒腦部及神經發展,可從含碘鹽、海帶、紫菜中攝取。
☞ 鐵:預防缺鐵性貧血造成的胎兒早產,可從紅肉、肝臟、豆類、深綠色蔬菜中攝取。
此外,備孕女性應少喝手搖飲料,避免攝取過多的精製糖,也要避免使用塑膠容器裝食物,減少發炎反應的產生。在生活習慣方面,少熬夜、睡眠充足,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,加上適度的飲食調整,自然能維護卵子品質,讓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。
冷凍保存卵子 懷孕也可超前部署
若目前沒有生育考量,但確定自己會成為高齡產婦,不妨儘早評估卵巢功能,考慮是否要利用人工生殖(人工受孕、試管嬰兒等)來受孕。近年「凍卵」議題也頗受關注,許多女性都懂得藉助生殖醫學科技來保留高品質卵子,可說是一種「超前部署」。由於年紀愈輕,卵子品質愈佳,因此建議可在30~35歲之間凍卵,數量約10~15顆,最符合經濟效益。
最重要的是,千萬別忘了維持輕鬆愉快的心情,才是受孕容易的秘訣之一。無論如何,我們都應該瞭解並善待自己的身體,才能輕鬆備孕、喜悅迎接孕期喔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