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8-1.png

撰文/陳庭鵬博士;整理/編輯部

 

失智不僅會影響生活,更可能對患者的工作能力、人際關係帶來負面影響,當超高齡社會時代來臨,你我都需要瞭解失智症,才能健康、快樂地迎接老年,避免成為家人的負擔!

 


 

失智起因於腦神經退化 需要醫師治療

「失智」是一種漸進式的腦神經退化症,患者的思考、記憶、判斷、學習、計算、語言、空間概念、生活解決等認知能力,會隨著腦神經退化而受到影響,同時伴隨情緒功能障礙,讓患者的心智能力全面性地衰退。

 

失智症常見於年長者,在腦神經退化的狀態下,身體機能仍可正常運作,所以患者本身多半不會感覺特別不適。只是,從旁人眼中看來,患者的個性若有明顯轉變,甚至出現妄想、幻覺等問題,在早期醫療資訊還未發達的年代,民眾常誤認這些症狀是「老番顛」,於是將它俗稱為「老人痴呆症」。其實,這並不是失智症患者刻意為之,他們非常需要專業醫師的協助與治療。

 

失智症主要分為退化性失智症、血管性失智症、其他因素造成的失智症等三類,分述如下:

1〉退化性失智症

多數患者屬於此類,包含近期記憶力缺損的「阿茲海默症」、社交認知或語言功能缺損的「額顳葉型失智症」,以及產生幻覺與妄想的「路易氏體失智症」等。其中路易氏體失智症經常伴隨帕金森氏症,患者常有運動功能障礙,身體不自覺地顫抖,走路容易不穩,也常不明原因跌倒。

2〉血管性失智症

與年齡無關,由腦中風、慢性腦血管病變帶來的腦部血管阻塞所導致,因為腦部的血液循環不良使得腦細胞缺氧、死亡,於是患者智力衰退、認知功能低落,若加上中風多次復發,其認知能力更會呈現階梯式的惡化。

3〉其他因素造成的失智症

包含營養失調、腦部腫瘤或創傷、新陳代謝異常、中樞神經系統感染、藥物或酒精中毒等因素導致。這類型的失智症只要針對病因加以治療,多半都有機會康復。

 

無論罹患哪一種失智症,都可能對患者生活造成諸多不便。以退化性失智症來說,患者往往清楚記得童年或早期的回憶,但愈是近期的事就愈容易遺忘,因此對周遭的家人、朋友而言,他們貌似不可理喻、愛找麻煩,難免就會引發衝突,也容易令人感到氣餒。

 

 

 

若發現失智症十大警訊 就應及早就醫

那麼,我們該如何察覺失智症正偷偷找上門呢?以下是國際失智症協會提出的「失智症十大警訊」,如果發現自身或身邊的親朋好友有這些症狀,就建議及早尋求相關的醫療協助

1.記憶認知嚴重減退:

經常重複發問、過度購物,雖然清楚記得早期的回憶,卻容易忘記近期發生的事。

2.失去解決問題能力:

失去策劃能力,甚至連帳單都無法處理。

3.無法勝任熟悉事務:

例如原本是數學老師,計算時卻常出錯,或是明明擔任銀行行員,數鈔票卻有困難等。

4.對時間、地點混淆:

搞不清楚年月、時間,在自家周圍可能會迷路,無法順利返家。

5.視覺影像理解不易:

例如照鏡子時,認不出鏡中的人就是自己。

6.言語或書寫有困難:

說話經常停頓、使用字詞減少,不知如何順利表達,也可能改用替代方式說明簡單的詞彙(例如以「用來寫字的」來代替「筆」)。

7.物品擺放位置錯亂:

容易將東西放在不合理的位置,例如將水果放進衣櫥、皮夾放進冰箱等,也會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。

8.判斷力變差或減弱:

因判斷力不足使得警覺性降低,於是過馬路時不看紅綠燈,或是將錢借給陌生人、大量服用藥物等,容易讓自己陷入險境。

9.退出職場社交活動:

開始變得被動,對各項活動失去興趣,甚至放棄原本的嗜好,對一切漠不關心。

10.情緒個性開始轉變:

容易疑心、動怒、反應激動,或是出現幻覺,對旁人經常口不擇言等。

 

 

 

失智可以治療 及早就醫最重要

損傷的腦細胞,可以利用「細胞療法」來幫助重建與再生,但必須透過開腦手術,或是針對腦部特定區域進行注射,難度和風險都相當高。目前相對安全的方式是「高壓氧治療」,其原理是讓患者處於高於1.4個絕對大氣壓的高壓艙環境內,以直接吸入或間接吸入(戴面罩或頭罩)100%的氧氣,增加血液的含氧量,讓缺氧的組織獲得足夠氧氣,恢復原本因缺氧而喪失的功能。這樣的治療過程,就像是搬開坍方路段的落石,使道路恢復聯外功能,若要接受相關療程,必須尋求專業醫師諮詢,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。

 

此外,幹細胞生長因子也能幫助治療失智症。方法是利用靜脈注射將間充質幹細胞生長因子注入體內,使其經由血液循環到達腦部的受損區域,藉以汰換老廢細胞、喚醒周邊沈睡的幹細胞,進一步分化、再生,修復原本受損的腦細胞組織。然而,若患者年紀較大,或是體內生長因子不足,甚或已屆失智晚期,這個方式就只能用以防止惡化,不但難以促進腦細胞再生,遑論恢復為原本的記憶與身體狀態。

 

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,才是延緩老年失智的最佳解。你我都該從生活中落實保健工作,平時養成均衡飲食、規律運動的好習慣,偶爾玩撲克牌、打衛生麻將,多多參與參加社交活動,即使退休了也不與原有的生活習慣脫節,這些都是避免老年失智的良方。若發現失智徵兆,就要儘速求診,由醫師進行全面評估,才是讓下半生「不失智、也不失志」的不二法門!

 

 

18-2.jpg

陳庭鵬 博士

現任喜資生技創辦人暨科研總監|英國諾丁漢大學生物醫學博士|國立陽明大學口腔生物所碩士|致力於成人及胚胎幹細胞、再生醫學、幹細胞生長因子、美容再生醫學等相關領域進行研究與實際應用,曾於香港擔任亞太幹細胞研發副總及科技新報科學顧問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rBEAUTY醫美時尚 的頭像
    DrBEAUTY醫美時尚

    Dr.BEAUTY醫美時尚

    DrBEAUTY醫美時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