採訪撰文/Miki;本文感謝林政賢醫師 提供專業諮詢
皮膚紅、毛孔粗大、容易敏感,你以為是粉刺問題,所以忍不住狂去角質?其實這可能「蠕形蟲症」作祟!什麼是蠕形蟲症?可以用哪些藥物治療,日常保養又應該注意什麼呢?讓專業皮膚科醫師林政賢細說分明!
35歲的孔小姐,戴著口罩來看診。
「醫生,我的皮膚常常紅紅的,且愈來愈敏感,不知道是什麼問題?」
「這個問題是最近才有,還是很早以前就有?」
「本來沒這個問題,是這幾年來常常覺得臉上摸起來粗粗、刺刺的,好像有很多粉刺,毛孔也變得很粗大,所以定期會去沙龍給美容師去角質,平常我自己也會擦一些去角質的保養品。」
我仔細看了她的臉,發現除了毛孔較粗大外,在毛孔中間還有個小白點。所以我問:「除了擦保養品外,平常有在擦什麼藥膏嗎?」
「有啊,我有去看醫生,醫生說是脂漏性皮膚炎,有開藥膏給我擦。擦完雖然會暫時止癢、退紅,但停藥後又立刻回來。」
我幫孔小姐在皮膚上取檢體做檢測,顯微鏡下可看到大量的毛囊蠕型蟲。
「妳這是典型的『蠕形蟲症』。皮膚摸起來粗粗、刺刺的感覺,就是大量的蟲塞在毛囊開口所導致,也因此會感覺毛孔粗大。擦了類固醇藥膏雖然可以止癢,卻降低了皮膚的免疫力,反而使得蠕型蟲愈繁殖愈多,症狀也愈來愈嚴重。也因為蠕形蟲症會啃食表皮細胞,破壞了表皮障壁功能,再加上你常常去角質,讓皮膚的受損更嚴重,皮膚就變得愈來愈敏感!」
什麼是毛囊蠕形蟲?
幾乎所有成年人臉上都有「蠕形蟎蟲」,只是量多或量少而已。住在人類皮膚裡的蠕形蟎蟲有兩種,一種是較容易造成疾病的「毛囊蠕形蟲(Demodex folliculorum),身體較長,主要是以吃「皮脂」及「表皮細胞」維生,所以常住在富含角質蛋白的毛囊裡;另一種則是「短蠕形蟲(Demodex brevis)」,身體較短,主要是以吃「皮脂」維生,所以常住在連接著毛囊的皮脂腺裡。
這兩種蠕形蟎蟲平常與我們和平共存,人類的免疫系統既無法完全消滅牠,但牠也無法大量繁殖,相互達到一個平衡狀態,各過各的生活。但在某些情況下,牠的數量會大量增加,與我們的免疫系統產生失衡,而導致「症狀」,稱為「蠕形蟲症」或「蠕形蟎蟲症」。
蠕形蟲症有什麼樣的臨床表現?
最常見的表現,就是毛囊的開口有白點或白色屑屑,且毛囊口呈深褐色,稱為「毛囊糠疹」。臉有可能不紅,也有可能會紅。有些患者覺得臉摸起來會粗粗的、刺刺的。有時則是以毛孔粗大來表現。
另一類蠕形蟲症,則是以突起的病灶來表現,包括小顆的丘疹膿皰,或大顆的結節及囊腫等。主要是因為位於較深層的毛囊蠕形蟲,造成毛囊發炎所致。還有些患者的外表看起來沒什麼異樣,但自己覺得皮膚常常癢癢的,或是變得較敏感。
為什麼毛囊蠕形蟲的數量會增加?
目前對於蠕形蟲症的發生原因,還不太清楚。綜合學術論文及筆者自己的觀察,有以下幾種可能性:
☛ 長期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
無論是局部塗抹或口服,長期使用後,會導致免疫力下降,破壞原來的生態平衡,使得蠕形蟲大量增加。
☛ 皮膚出油多
過多的油脂,容易成為蠕形蟎蟲繁殖的溫床。
☛ 不恰當的保養品或保養方式
過度的去角質,破壞了表皮障壁。使用過度厚重的保養品或化妝品,又未適當清潔,容易造成毛囊的阻塞。
☛ 體質
有些患者並沒有上述原因,卻仍得了卻仍得了蠕形蟲症,有可能是體質上對於這隻蟲,特別沒有抵抗力。
如何治療蠕形蟲症?
可以殺死毛囊蠕形蟎蟲的外用藥膏有很多種,包括Soolantra(成份名ivermectin)、permethrin、Eurax(主成份crotamiton)、BB lotion及其他一些可殺死寄生蟲的成份;口服的ivermectin也可以用來殺死毛囊蠕形蟎蟲,但效果不見得比外用藥膏好,是否要使用,必須由專業的醫師根據病情來判斷。
有些外用藥相當刺激,並不是每一種都適合塗在臉上,一定要給專業醫師看診後,針對每位患者的情況給予藥物,並教導正確擦法,才不會造成臉部的過度刺激。建議讀者千萬不要自己亂診斷,跑去藥局指定藥名買藥來擦,否則可能無效白花錢,甚至產生刺激性的接觸性皮膚炎。
除了用藥之外,更重要的是「減少危險因子」,例如避免過度去角質,過度清潔或未適當清潔,以及過於厚重的保養品及化妝品,並培養正確的保養觀念。若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,應重新檢視臉上的皮膚問題,診斷是否正確,是否一定需要靠類固醇藥膏才能解決,以及是否有其他較安全的藥物可取代。經過兩、三個月的治療後,孔小姐不但不再皮膚癢,毛孔也比較縮小,整體的膚質也光滑細緻許多,多年來的困擾,終於徹底解決囉!
林政賢 醫師
學經歷:林政賢皮膚科診所院長|台灣大學醫學系|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|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|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|成功大學皮膚部臨床教師|大林慈濟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|微整形示範講師|舒顏萃注射種子教學醫師|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熱心公益顧問醫師
專長:全臉統合式美學評估、微整形、雷射光療、青春痘、一般皮膚病等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