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5-1.png

撰文/陳人輔博士;整理/編輯部

 

「血管炎」是血管發炎疾病的泛稱,當動脈或靜脈血管壁發生炎症與壞死,使得血管阻塞、器官缺血,就可能引起該處器官組織的損傷。血管炎的症狀雖不具特異性,個體間的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,卻會影響各種器官功能,甚至威脅患者生命。究竟血管炎的成因為何?該如何治療?我們又能如何利用幹細胞生長因子來逆轉呢?

 


 

探究血管炎的發生原因,大部分與免疫攻擊相關。當免疫細胞過度活化,讓血管壁結構受到破壞而產生血栓,使組織的血液供應不足而造成缺氧,最終會導致臟器障礙,而遭受破壞的血管壁也會通透性大增,使鄰近組織出現水腫、皮疹等皮膚狀況。

 

 

續發性血管炎 多由自體免疫疾病造成

血管炎主要分為「原發性」與「續發性」兩種,前者的發生原因不明,後者則由自體免疫疾病造成,其中自體免疫疾病、B肝、C肝、癌症病患都屬於高風險族群。依據侵犯血管的部位,血管炎可分為以下種類,好犯部位各有不同。

1〉大血管炎:

高安氏動脈炎(大動脈炎)、巨細胞動脈炎(顳動脈炎)。

2〉中血管炎:

川崎氏症(粘膜皮膚淋巴腺綜合症)、伯格氏病(血栓閉塞型脈管炎)、結節性多動脈炎。

3〉小血管炎:

肉芽腫併多發性血管炎、過敏性肉芽腫、顯微性多血管炎、過敏性紫斑、過敏性血管炎、皮膚小型血管炎等。

 

 

依據上述分類,血管炎破壞局部乃至全身的器官功能,常見症狀如下:

1〉皮膚黏膜:

出現紫斑、皮疹、潰瘍、水泡、口腔及生殖器黏膜潰瘍。

2〉骨骼肌肉:

關節腫脹、發炎、肌肉無力、末梢缺血性壞死。

3〉腎臟:

蛋白尿、血尿、腎衰竭、高血壓。

4〉腸胃:

腹痛、腹瀉、噁心、嘔吐、潰瘍、出血、穿孔。

5〉肺臟:

咳嗽、氣喘、胸痛、呼吸困難、肺浸潤、肋膜炎、肺積水、肺出血。

6〉神經系統:

頭痛、頭暈、中風、腦膜炎、感覺神經病變、麻刺感。

7〉心血管系統:

高血壓、心肌梗塞、主動脈瘤。

 

血管炎的分類繁多,表現形式也非常多樣化,因此好發的年齡、族群都不相同,性別分佈也幾乎沒有區別。不過,大血管炎以女性為多,其他種類血管炎的好發率則是男性略高;川崎氏症、過敏性紫斑、多發性大動脈炎多見於兒童或青少年,其他的大多病症則好發於50歲以上的年長者。

 

由於血管炎的臨床表現多元,診斷時必須由免疫風濕科評估患者全身性的各種症狀。當患者皮膚出現紫斑或紅疹、持續體重減輕、不明原因發燒,發生肌肉或關節疼痛、腹痛、神經痛,或是發生腦血管或冠狀動脈病變,卻一直找不出致病原因時,臨床上就必須合理推斷為血管炎。

 

 

傳統藥物僅能阻斷發炎 細胞治療可達到組織修復

目前血管炎的治療需要長期控制,藥物以類固醇、非類固醇等抗發炎藥物或免疫抑制劑為主,均可有效減緩炎症的惡化。然而,類固醇不可長期依賴,通常還須合併其他用藥來減輕頭痛、皮膚潰瘍等不適症狀,或搭配抑制發炎細胞吞噬作用的藥物,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率。

 

想要修復受損的組織修復,「血管新生」是治療中相當重要的一環,也是預後功能好壞的關鍵。治療血管炎時,除了必須優先阻斷發炎作用擴大,更需要修復血管功能,以防血栓和血流供應不良,但傳統藥物治療僅能做到阻斷發炎,而細胞治療則可達到組織修復,可說是再生醫學提供的一項新解方。

 

臨床研究指出,間質幹細胞具有強力免疫調節的功效,在過敏、自體免疫疾病(如紅斑性狼瘡)的案例中,幹細胞分泌的生長因子蛋白質具有抑制免疫細胞活性、控制免疫訊號、活化細胞生長訊號等功能,可有效抵抗發炎反應,增強細胞的存活能力。此外,腦中風、心肌梗塞的相關研究也證實,幹細胞與其生長因子不僅能抑制組織損傷開啟的發炎風暴,使二級損傷區大量減少,更能誘發細胞活化與分化,填充和修補已壞死的細胞功能。

 

 

幹細胞與生長因子VEGF 有助於治療血管炎

在間質幹細胞所富含的生長因子中,參與血管新生的蛋白質VEGF佔相當大比例,它和其他輔助的生長因子可幫助血管修復,大幅改善細胞功能,同時減少臟器損害的機率。研究也顯示,將間質幹細胞分化為不同部位的前驅細胞,加入VEGF溶液後合併給予患者至病灶處,可改善血管炎帶來的末梢麻痹、關節疼痛、腎臟病變等症狀,血栓和水腫狀況也確實減少,部分受損組織更獲得了修復。由此可知,幹細胞與生長因子VEGF對血管炎的治療相當有幫助,亦可長期使用,卻沒有類固醇藥物引發的副作用。

 

 

避免血管炎 運動習慣、清淡飲食缺一不可

血管炎雖不是常見疾病,卻是多種炎症疾病的共同合併症,成因和病程都相對複雜,又可能帶來新的併發症,實在不可輕忽。為了避免系統性發病加劇病症程度,高風險族群應優先防範心血管疾病,包含飲食控制、維持運動習慣,也要戒除吸菸、飲酒、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,並且定期接受健康檢查,做好病情控制,以免急性血管炎爆發。

 

若已確診血管炎,患者必須保持皮膚的清潔與乾燥,時時留意皮膚是否起紫斑,遇上關節疼痛急性期則應減少動作,緩解之後再適當施作柔軟運動,以避免症狀惡化。動脈瘤、冠狀動脈病變等腦心合併症的患者,平時不可過度勞累,也不能自行停藥,飲食方面務必力求清淡,同樣也要戒除菸、酒等炎症風險因子,並且定時回診,另可搭配注射抗病毒疫苗,以預防病毒感染增加血管炎發作的風險。總之,唯有遵循「護心守則」——調整生活習慣、保養心血管,才能降低罹患血管炎和復發的機率,從疾病中逆轉勝,找回真正的健康!

 

 

15-2.jpg

陳人輔 博士

現任世勛國際生醫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科研總監|英國諾丁漢大學生物醫學博士|國立陽明大學口腔生物所碩士|致力於成人及胚胎幹細胞、再生醫學、幹細胞生長因子、美容再生醫學等相關領域進行研究與實際應用,曾於香港擔任亞太幹細胞研發副總及科技新報科學顧問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rBEAUTY醫美時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